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技术资料 >> 高蛋白大豆的栽培技术

高蛋白大豆的栽培技术

时间:2017/4/28 13:41:59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450

  我省是夏播高蛋白大豆的主产省份之一。由于栽培技术不规范,多年来我省大豆的亩产量一直较低,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现将高蛋白大豆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各地参考。

  选地与施肥。因为重茬大豆减产20%-30%,所以好选择无污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不重茬的标准化农田种植高蛋白大豆。种植时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以上,于整地前均匀施下。施化肥时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为1:2:1,一般每亩施磷酸二铵13公斤、硫酸钾5公斤,与种子分层施下。

  拌种。大豆在播种前接种根瘤菌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具体方法是:用少量米汤或清水将菌剂调成糊状拌入种子中,然后将种子置于阴凉处,稍干后再拌入磷肥和钾肥,或添加少量钼肥、硼肥、锰肥等微量元素肥料,而后立即播种。

  化除。每亩用50%乙草胺130毫升加48%广灭灵50毫升对水25公斤,于大豆播种后立即喷药,进行芽前土壤处理。

  中耕。中耕具有破除板结、蓄水保墒、消灭杂草、促进根瘤菌成活和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等多种作用。应按"浅、深、浅"的标准中耕3遍,后一次中耕还应进行培土,以防植株倒伏。

  防旱排涝。从开花期到鼓粒期是高蛋白大豆吸水速度快、耗水量多的时期,此期如果土壤水分低于25%,会出现落花、落荚的现象。灌溉时应掌握小水勤浇的原则,切忌大水漫灌。一般每隔5-7天浇1次,连续浇2-3次,以保花保荚,提高产量和品质。此外,大豆还是一种耐涝性较差的作物,水淹后容易落花、落荚,因此要注意开沟排涝,防止产生渍害。

  追肥。大豆在结荚末期追施氮肥,既可满足大豆鼓粒时对养分的需要,又不会造成植株旺长,有利于提高粒重和产量。对一般地块可在花荚期开沟,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也可结合灌溉将肥料撒施于大豆行间。如果肥料不足,应在鼓粒期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每亩用尿素0.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0.25公斤,加水50公斤溶解后喷洒于叶片上,好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以后喷施,遇雨应重喷。

  适时收获。摇动大豆植株,当有子粒晃动的响声并且植株尚有10%左右的叶片未落完时即可收获。把握好收获期有利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50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