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市嵩县库区乡席岭村,300多亩小米椒喜获丰收,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丰收果实。
村民说,这场景,过去在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的库区乡可不多见。
发展小米椒产业,带村民脱贫致富——这一切,得归功于返乡创业的王晓光。
38岁的王晓光是库区乡桥北村人,16岁开始外出打工,当过电焊工,卖过太阳能热水器。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种小米椒有很好的收益,于是,他在2015年回乡创业,流转土地600多亩,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嵩县金阳光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小米椒产业,带村民脱贫致富。
库区乡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进入6月,小米椒开始成熟,附近村民争相到合作社打工。
“每亩地一年租金800多元,在这儿摘辣椒一天能挣80多元,一块地挣两份钱。”说起种小米椒带来的好处,村民张大妈喜笑颜开。
作为库区乡的精准扶贫产业园,该合作社已吸纳300余名村民务工。
今年,每亩地产量可达3500斤,收益4000多元,小米椒大部分销往郑州、长沙、南昌等地,一小部分在当地被加工成辣椒酱,供不应求。
“接下来,在库区乡的支持下,我们准备扩大种植面积2000亩,建设辣椒加工厂,拉长产业链条,并配套建设部分景观工程,带动周边群众5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王晓光信心满满!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22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