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河南淮滨县俩农民稻田里养泥鳅增收

河南淮滨县俩农民稻田里养泥鳅增收

时间:2017/9/29 15:48:24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832

  几年前,张明勤在淮滨县固城乡大吴岗村流转了1200多亩低洼易涝地,创办了家庭农场,一直从事种植业,可收入一直不是那么理想。淮滨县新里镇农民陈炳森,养了11年泥鳅,仅2016年就净赚22万元,人称“泥鳅大王”。

  2017年初,靠单一传统种殖的张明勤在当地精准脱贫致富上项目的精神启发下,他主动找到新里镇的老朋友陈炳森,想在农场稻田里探索养殖泥鳅。“泥鳅大王”陈炳森当时就对他说,稻田养泥鳅好啊,水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纯绿色,泥鳅排泄物还可为水稻提供充足的有机肥,实属一举两得。那不行,我们试试,张明勤当时难为情的说,我不懂养殖技术,只会种地。陈炳森说,老张这样吧,你负责种植水稻,我负责帮你传授养殖泥鳅技术。

  就这样,张陈二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整田后的2017年3月29日,老陈在150亩稻田里放养200多万尾泥鳅。经过精心饲养和管理,现稻田泥鳅活蹦乱跳,生长喜人,水稻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在谈到稻鳅共养的效益时,张明勤、陈炳森给我们算了这么一笔账:今年稻鳅共养150亩,按一亩水稻1100元至1200元,其中老张还种有40亩粳米稻,粳米稻亩纯收入在2600元左右,一亩水田泥鳅纯收入4000元。这样你们不就可以算出这150亩稻鳅共养的效益了吗?谈到泥鳅销路时,老陈说销路不愁,养多少客商要多少。

  正谈着,这时一旁的几个大白桶吸引了我们,你们这又是啥装备啊。这是泥鳅繁殖桶。啊,原来你们的泥鳅苗是自己繁殖的啊。“是的”这怎么个繁殖过程,“头天把成鳅捞到这个大白桶里,然后一个个的注射催产素,下午6时后泥鳅开始产卵,到次日早上6时卵便全部产完,在经几道工序,小卵子就变成小泥鳅苗了”.那一天能产多少呢,“平均一天要产300万尾”、“ 算上这小苗,效益就更可观了”. 只见他俩这样一五一十的回答我们的提问。

  看来他们稻鳅共养不仅前景看好,且还能养出些明堂来。目前,张明勤、陈炳森两位农民不仅自己稻鳅共养目标远大,还实打实的带动了乡里的20户贫困户发展了稻鳅共养项目。用老陈的话说,我们也要为政府精准扶贫做点贡献。采访完这两位农民,也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发出感慨,老张、老陈两位农民好样的!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83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