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种植。“今年,我种植了100多亩白术、300多亩白芷、90多亩菊花,算下来秋季每亩地平均能挣5000元左右。”说起自己的特色种植,板木乡永禾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郑广东一脸灿烂。郑广东告诉记者,要想地生金,必须动脑筋。为了调整农业种植,发展特色种植,他几次远赴亳州中药材市场,考察市场行情,学习种植经验,尝试几种中药材种植,吸引外地客商前来订货。目前,不仅自己种了几百亩的特色作物,他还费给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带动了本村越来越多的农民种植中药材。“这些菊花好看、好养、还好卖,明年俺一定要种些。”在他种植的菊花地里,前来帮工采摘的张世英说。
技术服务惠民。“师傅,我的旋耕机完全不能用了。”近日,杞县柿园乡农民来到柿园乡鑫丰农机合作社找到理事长龙贵林说,由于秋种期间超负荷劳动,他近万元的机器若不修理明年开春就用不上了。龙贵林整整用了一天更换零部件,让机器恢复了正常运转。近年,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行,农户购置农机的积性大大增。然而,农机在给农户带来方便的同时,由于农村缺少相应的零件配给和农机专业修理人员,也给农户增加了不少烦恼。龙贵林深知农户烦恼,于是在空闲时就自我“充电”,熟悉新农机,掌握新技术,修理农机具,方便广大农机用户。
规模流转土地。“我流转的土地今年秋季每亩收益1000多元,被流转土地的农民,年轻的外出打工一个月至少能挣3000多元,在家到我流转的土地上劳动,每天能挣60元,今年我们村整体都能增收……”杞县沙沃乡世军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世军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张世军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了全村农户土地,使全村实现了土地整村流转,达到了土地流转全村增收。“今年,杞县农机合作社共流转土地42万亩,通过土地流转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经营中解脱出来,进入二三产业创业增收,繁荣了农村经济,推动了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杞县农机局局长叶泽琴如是说。
文章来源:www.efuping.com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074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