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天蛾又叫车天蛾,自1963年观察以来,只见为害葡萄,在我国的山西省内分布较为普遍。幼虫食叶成缺刻与孔洞,高龄仅残留叶柄。危害十分的严重,对葡萄种植户来说造成的损失不小。
发生规律
年生1~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间羽化,6月上中旬进入羽化盛期。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多在傍晚交配,效配后24~36小时产卵,多散产于嫩梢或叶背,每雌产卵155~180粒,卵期6~8天。幼虫白天静止,夜晚取食叶片,受触动时从口器中分泌出绿水,幼虫期30~45天。7月中旬开始在葡萄架下入土化蛹,夏蛹具薄网状膜,常与落叶粘附在一起,蛹期15~18天。7月底8月初可见一代成虫,8月上旬可见2代幼虫为害,多与代幼虫混在一起,为害较严重时,常把叶片食光。进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幼虫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结合夏剪捕杀幼虫。
(2)铲除越冬蛹:该虫越冬蛹多会布在树盘老蔓根部及架附近表土层,秋施基肥时,把表土翻入深层,消灭部分越冬蛹。
(3)药剂防治。幼虫发生初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洒敌敌畏等有机磷剂或有机磷与菊脂类复配剂常用浓度均有效。
(4)幼虫易患病毒病,在田间取回自然死亡的幼虫,制成200倍液喷布枝叶,效果良好。
其他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防治:
①冬季翻土,蛹期可在树木周围耙土、锄草或翻地,杀死越冬虫蛹。
②利用幼虫受惊易掉落的习性,在幼虫发生时将其击落,或根据地面和叶片的虫粪、碎片,人工捕杀树上的幼虫。
③幼虫入土后或成虫羽化前,在寄主周围地面喷施50%辛硫磷,以毒杀土中虫蛹。
2、物理防治:利用天蛾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837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