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褐斑病又叫角斑病,是石榴的常见病害,在我国发生较为普遍。其为害严重时可使叶片落尽,植株逐渐枯萎,影响翌年开花。
褐斑病主要为害石榴的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会产生针眼儿大小的斑点,呈紫红色,边缘有绿圈,而后逐渐扩展为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颜色呈深红褐色、黑褐色或灰褐色,有时边缘呈黑褐色,病斑的两面着生细小的黑色霉点。病斑常连接成片,使叶片干枯。受害严重的植株,叶片发黄,手触即落。
发生规律
褐斑病在霉雨期间或秋季多雨季节发病较为严重,夏季不利于发病。另外,其发病与石榴品种的抗病性相关。白石榴、千瓣白石榴和黄石榴一般较抗此病;千瓣红石榴、玛瑙石榴等则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
①栽植在庭院、路旁的石榴株距不宜过密,应保持通风、透光,栽植前应施足基肥。生长期要常浇肥水,以促进植株生长旺盛,提高其抗病性。
②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而又具有抗病性的品种进行栽植。
③地栽或盆栽的石榴,可结合冬季清园,将病残叶及枯枝彻底清除,并集中烧毁,保持庭院和盆土的清洁,减少次年病害浸染源。
④药剂防治
发病前用国光银泰(70%代森锌)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提前进行预防, 发病初期可使用国光英纳可湿性粉剂400-600倍与国光必鲜乳油500-600倍交替使用,防止单一用药病菌产生抗性。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04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