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7岁的郝凡,凭借着种植 “山药蛋”带动当地的农民们富了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土豆大王”。2011年,他成立了右玉益丰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发展至今,合作社占地5000亩,配套建设了喷灌、滴灌、圈灌等现代农业设施。为提高耕种效益,合作社还购进了30多套大型农机具。目前,种子处理、田间处理全程实行科技化、机械化操作,种植全部实现宽垄密植机械化作业。就在去年,郝凡的益丰农牧专业合作社带动社员和周边的土豆种植户均增收2万多元。
“种地关键要靠技术,土地要深耕细作,施肥配方要合理,选对良种适时播种,再加上科学管理……只要这些技术能解决‘后一公里’,收成肯定没问题。”郝凡热忱地对社员说道。
“小郝种地有一套,还不保守,啥时节该做啥、该注意啥,他都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到。”前来咨询春耕技术的农资经营户王文富对记者说。
“现在政府对‘三农’的政策越来越好,我种地的劲头更足了,年前我把农资都筹备得差不多了,一开春管理就能跟上。”欣喜之余,郝凡说出了他来年的打算,“羊年要争取再多流转点土地,有规模才有效益嘛!同时,我想力争在3年内实现流转土地效益翻番,以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致富。”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277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