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青白江区委、区政府把依靠科技提升现代农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转变发展模式,创新农业科学技术,高标准、快速度引进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实现了农业持续增长,帮助广大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关键词:新品种新技术
清泉镇北宁村张旭的水果种植基地内,100多株成年李树被拦腰锯断,树桩嫁接的枝条已长出嫩黄的叶子。
“这个叫脆红李,结的果实色泽好,口感好,脆甜,关键的是比本地李子成熟晚些,延长了鲜果供应期,也就能卖个好价钱。”张旭说,他过去种植了300多株布朗李,由于品种和土壤、气候的原因,口感并不好。去年11月,区农发局组织到茂县考察脆红李种植,回来后就决定先试嫁接100株,如果这100多株挂果后效果可以,他将大面积种植。
农业增产增收,科技是关键。近年来,青白江区加与省经作所、市农林科学院、市农技总站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邀请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专家8名、市农林科学院4名组成了专家顾问团,负责指导区级专家组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同时,以局技术骨干为支撑,成立了农、林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区农发局专家组,负责2013年全区农业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的制定,负责解决各服务小组在下基层活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负责总结活动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负责对各服务小组的考核。今年以来,6万亩伏季水果产业成片示范基地提升项目、改土肥项目和科技措施测土配方专家系统建设项目、糯玉米高产栽培示范项目等一系列高科技农业项目顺利实施,全区现代农业科技含量进一步增。
关键词:粮食丰产工程
5月6日,青白江区的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马铃薯机收示范片得到了市级验收组的一致称赞:该区百亩攻关2543.4公斤(鲜薯);千亩展示亩产为2455.17公斤(鲜薯);万亩示范亩产2315.78公斤(鲜薯),远远高出当地的种植水平。
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在耕地越来越少的现实下,青白江区力争通过科技的手段提高单产,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3.5万吨。2013年,该区发挥百亩攻关示范片的示范作用,确定了高产创建核心点位,化集成技术的落实,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直接负责核心示范区的创建,并确定专人负责,核心示范区实施“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同时组织高级农艺师在核心示范区开展了水稻、玉米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培训,指导示范片内的农户按技术方案进行栽培,确保栽培的质量。
为了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青白江区还召开了水稻机插秧、水稻移栽现场示范培训会,调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共培训农户150余人次,发放资料300余份;制定创高产激励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创高产,今年该区双创双建特设立水稻高产创建、玉米高产创建奖。
抓服务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核心提示——
按照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都市现代农业的目标,青白江区农村发展局狠抓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能力,为推进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高素质的生产者。
关键词:深化科技服务
7月4日,青白江区龙王镇红树村气氛热烈。区农发局邀请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张建军博士、组织区农发局、龙王镇蔬菜种植企业、种植大户、专合组织的技术人员60余名在这里开展蔬菜种植科技沙龙活动,大家各抒己见,就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如何克服连作障碍、根肿病的防治、蔬菜质量安全等方面展开讨论。种植户结合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不同的观念进行了碰撞。
类似的科技服务活动,在青白江区早已不是次举办。为了更好地助农增收,该区正在实施“19100工程”,即以青白江区农业专家大院为核心,以9个农业综合服务站为纽带,以100个农业公司或专合组织为着力点,搭建快捷、高效、实用,覆盖全区主要行政村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体系。
为延伸服务触角,青白江区农发局还成立了9个服务小组,小组长分别由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担任,服务范围分别为农业综合服务站所属乡镇,实行服务小分队定期服务走访和定期联系会议制度,要求全年全区的111个涉农村(社区)至少到访一次。目前该局技术人员已开展各类指导和服务1200余次。
同时,青白江区积探索“政府引导、超市运作、专家服务、农业增收”的为农服务新模式,在全区农业产业发展较好的7个乡镇,成立了“青白江区现代农业人才超市”,依托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设立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向群众公开人才超市服务流程以及技术专家的职称、业务专长、联系方式等,及时为青白江区现代农业企业、大学生创业农业企业、农业专合组织、农业生产者提供各类技术咨询及服务。另制作了2万张专家信息服务卡片。农户可根据所需服务内容,选择卡片上的专家进行服务,专家在接到服务需求后,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提供上门服务。
关键词:培养新型农民
来到城厢镇玉龙村大学生创业园,园主人秦小军夫妇正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蔬菜进行品种改良。“我们过去是学农机的,对蔬菜和水果种植还不是很了解,去年种了10多亩的茄子、黄瓜、番茄等蔬菜,因为根部病虫害,收入甚微。今年在区农村发展局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我种植了7亩果桑,莲花白、黄瓜、苦瓜、丝瓜、豇豆等蔬菜40多亩,现在长势都还不错,市场反应也很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青白江区委、区政府一直认为,科技服务好的效果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今年以来,该区全面部署了“十二五”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制订了完整详细的行动方案,将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使科技培训常规化、系统化。
今年来,区农村发展局结合“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为群众讲解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放各类农业技术资料500余份;在人和、城厢、祥福、龙王、清泉等乡镇开展水稻、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共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6397人次,开展产业培训21场1200余人次,促进就业行动计划培训600人,培训和指导科技示范户150户,对120名职业经理人进行了知识更新培训,举办培训班151期,发放培训资料35670份。同时,区农发局还与区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小麦蚜虫防治、马铃薯新品种展示等对农专题节目,印发了《测土配方宣传手册》3万余份,不仅让普通农民掌握了技术,让农技推广员提升了水平,更为当地农村发展打造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71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