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境外机构评价,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已达到世界中上水平。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达到这样的程度很不容易,是农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值得充分肯定。”农业部长韩长赋说。
靠什么实现这一成绩的?韩长赋从法规、监督、检测等方面介绍了情况。
——国家先后颁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及配套的乳品、农药、兽药、饲料管理条例,农业部制定了产地安全、包装标识、检验检测等方面的部门规章及制性技术规范。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主体、地方法规为补充、部门规章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连续6年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开展禁限用高毒农药专项治理和农药执法年活动,积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开展奶站和饲料专项整治,将奶站和生鲜乳运输车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开展“瘦肉精”整治,基本摧毁了地下生产经营网络;开展抗菌药专项整治,加兽药残留监控,初步遏制了抗生素滥用问题。
——农业标准化方面,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600多项、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2200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8000多项,覆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9万多个。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行业普查和监督抽查制度,实施农药、兽药、饲料、水产品残留监控,监测范围覆盖主要城市、主要产区及大宗农产品。
韩长赋同时表示,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还显粗放、市场秩序尚不规范、道德诚信亟待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仍然存在;一些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容易迅速传播放大,处置不好就可能演变成全局性问题。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831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