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期刊论文 >> 冬棚黄瓜烂病的防治

冬棚黄瓜烂病的防治

时间:2015/4/20 16:45:57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678
论文摘要:冬棚黄瓜烂病的防治-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黄瓜,烂病,防治
  冬季棚室栽培的黄瓜在结瓜初期易出现植株部坏死和幼瓜腐烂,特别是棚室内靠近通风口及压膜线和压膜物下方的黄瓜发病更重,这种现象被瓜农称为“烂病”,轻者造成烂瓜,植株秃桩无生长点,重者从蔓向下蔓延造成黄瓜茎蔓腐烂死棵,严重减产。单独用药防治不仅疗效不好,而且还会造成较大损失。栽培实践得知,冬季棚室黄瓜烂病与黄瓜植株的钙营养不良和棚内滴水及遭受病菌感染有关,因此,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一、早期补钙防治。黄瓜对钙的吸收度大值是在结瓜前的甩蔓期。黄瓜初瓜期幼瓜对钙的吸收度大,对钙的要求量增加,而使生长点部位钙供应不足表现缺钙症状。缺钙黄瓜整株矮化,节间变短,尤以端附近为明显,幼叶小且叶片向上卷曲,后期这些叶片从边缘向内干枯,出现幼叶叶缘失绿,生长点死亡。因此,在越冬黄瓜吊蔓后就应进行补钙。生产中在黄瓜开花前开始喷钙,坐瓜后再喷一次钙镁叶面肥或果蔬钙等含钙肥料,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二、减少水滴防治。减少水珠滴到黄瓜上,可有效防止黄瓜烂病的发生。越冬黄瓜进入开花结瓜初期时外界温度已低。为了保温,菜农常减小通风量和减少通风次数,从而致使棚内湿度相对增大,加之棚室的内外温差加大,棚内膜上易生水珠,水珠下滴会滴在黄瓜生长点上,风口下及压膜线或压膜物下更易滴到水滴。因水滴的温度低会使黄瓜的生长点受寒,时间一长就会将黄瓜的嫩梢腐蚀,滴水少时呈现嫩叶干边现象,滴水多时则导致植株烂。生产中为减少水珠滴到黄瓜上,可在风口下方平挂一层薄膜,防止棚膜水滴直接滴落到黄瓜生长点上,还可减少通风时气流交换过快对黄瓜的刺激;冬暖棚内滴水位点往往很固定,可在易滴水处挂个广口瓶把水滴接住,防止滴到黄瓜与叶片上,还可减少棚内湿度及叶面结露和减轻发病。
  三、喷施药物防治。黄瓜缺钙生长点部位抗病菌,特别是抗细菌性病害侵染的能力降低,易被病菌浸染而并发烂,同时滴水部位的黄瓜生长点也易遭病菌危害烂。为此结合补钙,提前喷施农用链霉素或中生菌素加苯醚甲环唑等以防细菌及真菌病菌感染。喷施药物时注重喷在植株的中上部。
  四、增施肥料防治。施用腐熟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并采用平衡配方施肥,可增植株抗性,有效防治黄瓜烂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五、使用无滴膜防治。使用高质量无滴膜,可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棚室内水滴的产生和对黄瓜的危害。
  六、适宜温湿度防治。搞好棚室内温湿度的管理,使棚室内的温湿度保持适宜状态,并控合理地制好昼夜温差,也可大大减少水滴的产生和危害。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678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