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化形成的原因是复杂和多元的,主要有:
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农村空心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应当是二元城乡结构下城市化速度滞后于工业化速度产生的。户籍制度改革是否成功在于城市是否准备好或是否愿意为大量农村外出务工人口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全部城市公共资源。大量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口无法享受城市部门提供的稳定、充足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险等社会公共服务,他们就无法放弃基于农村户口和土地使用权而带来的医疗、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2.农村土地制度、宅基地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民乡土情节,导致“人走地留屋留”
(1)我国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在农业效益不高,土地难以产出利润时,农村中的耕地粗放经营和撂荒,难以形成有效流转。(2)宅基地取得的无偿性、使用的无限期性以及无留置成本性,使得村民更倾向于尽可能多地占有宅基地。(3)粮食直接补贴、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民享有越来越多的合作医疗、低生活保障以及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和福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农民转换身份,彻底告别农村的阻力。(4)农民对故土家园、乡村生活的眷恋等原因也令农民不愿意放弃村中住宅和耕地。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221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