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建设模式,园区管委会与京博控股集团组成共建载体,在快速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快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了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与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落户园区,为打造一流、国际知名的智慧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以色列示范园、省农科院耐盐碱作物繁育滨州试验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项目、优质小麦良种繁育中心项目、清华大学“三网融合”示范园项目等已经在创新园加快建设。以色列示范园重点引进以色列先进农业技术与管理技术,示范推广高新农业的生产和盈利模式,提高项目区种植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当前示范园内已栽种了突尼斯软籽石榴、白梨、红梨等特色果树1万余株。耐盐碱作物繁育试验站由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建设,主要在盐碱地(含量6%。)开展谷子、高粱、甘薯等作物的繁育工作。清华大学“三网融合”示范区项目以生物科技网为基础,融合循环经济网和农业物联网建设,带动园区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示范。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项目由市农业局种子繁育研究所承建,总投资333万元,已购买农机具、仪器设备等,正在建设日光温室、田间工程等。小麦良种繁育中心由山农大与泰裕麦业公司联合建设,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要求建设良种试验站、良种展示区和原种繁育区,现已种植小麦试验品系200余个。
王惠军告诉记者,创新园的产业项目建设科技含量高,技术成熟实用,产品适销对路,市场前景广阔,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先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它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与推广、产业开发带动以及农民收入带动三个方面。通过3-5年建设,园区生产基础条件将更加稳固,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竞争力明显增。据测算,创新园7800亩土地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到8亿元以上。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4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