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侯民创新思维下的“蔬菜大亨”

侯民创新思维下的“蔬菜大亨”

时间:2015/10/19 14:31:59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275

  提起河南省博爱县金杯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今年42岁的侯民,相信我市不少人都知道这个名字。

  从地道的蔬菜小贩到2010年市“多氟多杯”青年创业大赛,再到身兼轩苑农机和金杯蔬菜两家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侯民通过自己的创新理念,成了“蔬菜大亨”,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道路。

  那么,在这背后,他是如何运筹帷幄、找准商机的?在成功的背后,他又遭遇过哪些坎坷呢?

  独立顽

  父亲是他好的老师

  7月22日15时许,天气异常闷热,很多市民选择躲在空调屋里不愿出门。走进金土地市场,很多商铺前冷冷清清,而在博爱县金杯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销售区,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老侯,这茄子成袋卖多少钱一斤?”

  “老板,来给我算算,50斤西红柿、20斤豆角、30斤辣椒……这些总共多少钱?”

  不少商贩、市民在这里选购蔬菜,侯民忙得不亦乐乎。

  “我能有今天的成绩,我想感谢的就是我的父亲,是他那种教育模式培养了我独立、顽的性格……”望着眼前的一切,侯民感慨地说。

  原来,侯民生长在博爱县金城乡北里村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懂事的他,从小就知道帮助家里干农活。

  12岁,他有了次贩卖蔬菜的经历。

  “那时候村里有一片集体地让我们家承包了,村里要求这块地种出来的蔬菜费供应给村里的学校,剩下的我们可以自行销售。当年丰收后,父亲就给我讲了很多少年自的故事,并鼓动我去试一试卖蔬菜。”侯民回忆说。

  从村里骑自行车到市贸易大厦,侯民驮着40多公斤的茄子足足用了2个小时。不过,他的“战绩”不错。由于他的茄子质量好、价格优,一个多小时他就卖光了,挣了20多元钱。

  “这是我次卖菜,拿着那20多元钱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侯民说。

  或许,侯民天生就是个卖蔬菜的好手。1990年,16岁的他初中毕业就没有再继续读书,而父亲一句“咱们家不养闲人,自己挣钱才有饭吃”的话,让他走上了卖菜的道路。

  每天起早贪黑,他同父亲一起贩卖蔬菜。1987年,家中买的一辆柴油三轮车成了他们重要的运输工具。

  “那时,家里有三轮车的村民还很少,懂修理的更少,也正是父亲教育我要顽、独立,才让我学会了修三轮车。农闲时,我跑了很多地方学习维修,到后练成了能闭着眼睛就把我家三轮车的发动机装好。”侯民自豪地说。

  回到家乡创新思维闯出一片天

  当然,每一个创业人士的创业之路都不会一帆风顺,侯民亦如此。

  2003年,当他的蔬菜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他作了个大胆的决定——回家种菜。

  “我在贩卖蔬菜的时候发现,其实这中间有60%的钱都被其他地区的菜农挣到腰包里了。我在想,与其这些钱让外人挣了,为什么我们不能让乡亲们挣呢?”侯民说。

  于是,他开始召集乡亲们一起种菠菜,但问题随之出现。

  “都是乡里乡亲的,出现问题我也很难张口。比如有家的菠菜因为收晚了,菠菜已经长老,但是我又承诺全部回收。怎么办?终我只能买下人家的菠菜,然后将这些菠菜送人。”侯民说。

  这一次的经历,让侯民长了个心眼儿,在收购蔬菜之余,他总会向当地的农民请教蔬菜种植的经验。

  当2008年国家允许土地流转时,侯民义无反顾地承包了60亩地,开始自己种蔬菜。

  “以销定产,粗种细卖”,这就是侯民的销售理念。侯民解释,往往他都是拿到订单再种菜,同时,买菜注重品相。这样既解决了后顾之忧,又增加了收入。季,他就挣了20多万元。

  从这里,侯民尝到了甜头,又开始建设温室大棚、成立合作社。到了2010年,他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

  “我建的温室大棚和别人家的不一样。一般温室大棚都是东西走向,而我设计的大棚是南北走向,‘鸳鸯大棚’只有一个主墙,东西两边都铺设大棚、种植蔬菜,这样土地的利用率能达到95%,蔬菜产量也就上去了。”侯民笑着说。

  因为“鸳鸯大棚”由钢筋水泥建造,内部宽敞,机器可进入棚内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有付出就有回报。

  因为自己的不懈努力,在2010年举办的“多氟多杯”创业大赛上,侯民凭借着自己的创业经历一举夺得。同时,他也得到了当时的大赛评委、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主任周志刚的支持和鼓励。

  “我是全市个享受农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人,18万元的无息贷款,让我在设备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因为合作社每年都有人员进入、加盟,所以,现在每年我都能从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获得4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对于我来说,在资金流转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侯民说。

  敢闯敢干

  他的生意在不断扩大

  就这样,侯民跟随着父亲一干就是八九年,而他的生意也开始逐渐扩大,从郑州到洛阳,从陕西到湖北,许多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而当年的柴油三轮车也换成了拉货的大车。

  “为啥要这样跑?这是在和蔬菜打时间差,当焦作地区的蔬菜成熟后,陕西的蔬菜才会成熟,一般陕西当地的蔬菜成熟要比焦作晚个把月,而湖北又比咱的要早。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焦作周边城市的居民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侯民解释。

  1999年,侯民进军太原的农贸市场,对他无疑又是一个考验和提升。

  侯民说,进驻太原只是源于朋友的一句“试试”。

  “太原是个工业城市,蔬菜的需求量肯定不小。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在我们进驻太原之前,肯定已经有很多商贩也找准了这个机遇,如何在众多商贩中脱颖而出,打败他们呢?”侯民说。他开始不断观察、总结经验。他发现,其他商贩对顾客常常恶言恶语,买卖过程中经常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而且在结算时常常四舍五入、占顾客小便宜。

  侯民觉得这就是占市场的突破口。

  于是,在面对顾客时,他要求员工文明用语,“你好”“再见”“欢迎下次光临”等礼貌用语常常挂在嘴边;上称实实在在、不缺斤少两;结算时,一些零头直接给顾客抹掉。

  就这样,他慢慢得到认可并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当时,太原的每个市场都会对商贩贩卖情况进行调查,我当时直接打败了7个有力的对手,到后,只要我家的菜没卖完,其他家都别想卖出去。而且,很多农贸市场都给出很优惠的价格,希望我入驻他们的市场。”侯民说。

  不断做向农业电商方面进军

  2011年,侯民的合作社进驻金土地市场,实现了种、储、运、销的一体化。为了迎合经济市场的需求,他分别在西城美苑等小区设立了销售点。

  从初的1辆运货大车变成现在的四五辆运货大车,从初合作社的十几人到现在加盟合作社的就有五六十家,从初的几万元到现在年销售总额1000万元的好成绩,侯民已经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蔬菜大亨”。

  “种储运销一体化,先再大;运筹帷幄解万难,前苦后甜。这是我为自己写的对联,也是我这些年能排除万难、走向成功的经验。”侯民说。

  如今做了,侯民开始规划如何才能做得再大些。“现在政府很重视电商发展,我的目标就是要将村、乡的农业进行整合,实现农业规模化,向农业电商发展。”侯民笑着说,他已经为自己规划出了一片蓝图。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27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