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岱王岭村80后小伙黄卜刚大白刁生态养殖记

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岱王岭村80后小伙黄卜刚大白刁生态养殖记

时间:2015/11/27 11:39:28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4675

  在湖北荆门市京山县雁门口镇岱王岭村有一个80后小伙名叫黄卜刚,他放弃了在集镇附近年收入十多万元的农庄经营事业,毅然选择了回村从事大白刁生态养殖,经过近2年的努力,如今年收入超过20万元,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

  一个已经当了老板的人,为什么会放弃已有的事业再创业?10月底,记者来到岱王岭村采访了他。

  黄卜刚2000年高中毕业,2008年开始跑个体运输,2010年与人合伙经营农庄,由于他肯吃苦,善经营,从中尝到了“甜头”,也进一步坚定了二次创业的信念。

  “养殖生态鱼,走高效特色养殖之路,让生态鱼‘游上’普通人的餐桌”。2013年底,头脑灵活的黄卜刚从报纸电视等有关媒体上获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保的水产品格外青睐。他马上与妻子商量后,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在集镇红火的农庄生意,回村投资水产业,另辟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新路。

  黄卜刚于当年12月份与本村4户农户签订鱼池流转协议,以每亩鱼池年租金400元的价格,一次性流转闲置鱼池52亩,租期10年。

  在与村民签订好流转协议后,黄卜刚立马请来1台挖掘机、2台推土机,对鱼池进行了全面改造。一个月后,4个标准精养鱼池以及与之配套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相继完工。

  他先后投入近30万元,在对鱼塘重新清挖、消毒后,从监利购买回5万尾大白刁鱼苗进行投放,从此走上了从未涉足过的养殖新路。当年由于投放密度大、缺乏养殖技术和经验,鱼的饲料投放和管理跟不上来,年底成鱼个体太小,达不到市场需求规格,导致销售无门,2014年底一算账亏损了十多万元。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面对逆境,黄卜刚没有灰心气馁,2015年他开始四处参观学习取经,恶补养殖大白刁的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黄卜刚的养殖技术“突飞猛进”,鱼儿也在他的精心养殖下“茁壮成长”。与此同时,他还将鱼塘里的水和鱼都抽样送到湖北省农科院进行无公害指标检验,并于今年7月拿到了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书。

  付出总有回报。黄卜刚养殖的品大白刁,到今年8月初成鱼均在1斤左右,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仅8、9两个月,就有2万多斤大白刁销往武汉、天门等地超市和农贸市场,收入20余万元。

  不过,拿到了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书,淘得了养殖桶金的黄卜刚,并没有满足于目前小小的成功,他想把养殖触角伸得更远 一些。

  “明年我将成立一个合作社,把生态养殖水面扩大到200亩,并尝试喂养鳜鱼、鲈鱼等优良品种。以合作社形式,发展社员,带乡亲们共同走上生态养殖致富路。”黄卜刚满怀信心地说。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467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