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买家,在外跑半年
吴建芳是山西省万荣县贾村乡通爱村人,家中的16亩苹果树今年产下3万公斤苹果。但与往年不一样的是,因为他在2015年初牵头成立了万荣县建芳果业专业合作社,今年他要销售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苹果,还有其他53户果农的苹果——共有75万公斤。
2月2日早上,当记者联系到吴建芳时,他正在江苏镇江,刚给一个客户送完苹果。
吴建芳说,他这次是1月21日离家的,带着6000公斤苹果到江苏扬州参加展销。1月26日,他到天津回访了一家代卖苹果的老客户,还跟一家社区配送企业签订了2016年的供货合同——批2500公斤苹果将于正月初八发货。1月31日,他又回到扬州,进行市场推广。
为了合作社的苹果,今年后半年,吴建芳几乎没有在家呆过,往外跑了四五次。尽管在马不停蹄地推广销售,但他们库存的苹果仅仅卖出去了一半。
其实,不仅仅是吴建芳他们,运城、山西甚至,几乎所有的苹果产区今年都面临着“卖难”。
运城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具地级市之——种植面积210万亩,年产苹果约40亿公斤。40亿公斤,意味着人民每人买3公斤苹果,才能消化完运城苹果的一年产量。如此的体量,让运城的苹果销售永远都是一个涉及民生的大事情。
根据运城市果业中心提供的数字,截至1月7日,运城市晚熟苹果总产43亿公斤,销售28亿公斤,待售苹果为15.08亿公斤。
为什么今年苹果行情如此低迷呢?果业专家讲,2015年果业生产气候风调雨顺,再加上各项新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性的增产,仅我市来讲,产量就较2014年增长5%~6%。而且,从南方到北方都在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性的苹果产量剧增供大于求,直接导致价格下行与市场低迷。据记者了解,多县果农苹果的销售价与去年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半。
懂得市场,才会更懂种苹果
近半月的风雪卖果路,让吴建芳更深刻地懂得了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苹果,也懂得了该怎样去种植苹果。
每到一地,吴建芳都会拿着注册商标的全部文件,将苹果拉到小区或社区门口,邀请市民品尝。“品尝后,很多人都说咱们的苹果口感与新疆阿克苏苹果差不多,但人家的卖七八块钱一斤,咱的多只能卖四五块。”他说,“这就是品的影响力,我们这苹果虽然也注册了‘通爱红’商标,但还没有打出名头,就和运城苹果是一样的境况,货好,但卖不出好价钱。”
同样是品,市果业中心专家的认识就深刻得多,该中心一份文件如此表述运城苹果面临的品问题:
“品宣传不力。一是生产者的品意识较差。我市水果外观和品质都很好,但宣传不够,品叫不响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价值和农民收入;二是有竞争力的品不多。多数水果品影响力仅停留在局部地域,跨省市的不多,国际上知名品更是寥寥无几;三是品保护意识不。重创轻培育,重注册轻宣传,重认证轻推介。”
对此,果业中心表示“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高度重视,今后将认真解决”,但像吴建芳一样的果农等不了,许多都已开始带着自己的苹果,四处出击,谋划着闯出自己的子。
此次离家,吴建芳就天津、扬州、镇江跑了一大圈,因为春节期间进出小区比较方便,他决定今年不回家过年了,“边卖果边过年”。他将苹果贮存在果库,挨个小区发放名片进行宣传,市民在名片上扫码加入微信就可在线订购苹果,他们直接送货上门。
“我们不但要用工业的理念去经营农业,还要用‘互联网+’的思路去销售苹果。线上下订单,线下去送货,再进行口碑传播,这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吴建芳总结自己跑市场的收获。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你会相信这是出自一位50岁的老果农之口吗?
相信明天苹果还会有“钱途”
一路推广,一路思考,吴建芳后得出一个结论:种苹果还会有“钱途”,但要求会更高。
他说:“以前是米袋子,后来是菜篮子,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搭配,又开始流行“果盘子”,水果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必需品。所以说,只要是安全的、高质量的苹果,仍然会有市场,会有销路。”
他的信心,来自于他亲自所见:一种品橙子,十几块钱一斤,还得提前预付订金;一种品苹果,8块钱一斤,照样卖得红红火火。
“今年降价厉害的其实是普通苹果,精品果受市场冲击要小得多。”他说,预计明年的苹果价格可能还是不会太高,以后苹果的出路要靠走高质优价的道路,即质量好价格高,提高苹果的产出效率。而且,走精品化道路也可以抵御市场的波动。他以自己为例说,他家的苹果几乎全施的是农家肥,口感、果形都很好,所以相对于去年数年难遇的高价,今年,他的苹果价格只降低了一元,而大部分果农,其降价幅度甚至达到拦腰斩的地步。
另外,组建专业合作社,形成规模效应;生产者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压缩中间环节让利;对产品进行细分提高销售的效率;建立自己的稳定销售网络……这些都是吴建芳已做或正在做的事情,他的目的不是谋一时,而是谋长远,他想织一张网,一张可以帮助自己也帮助其他果农抵御市场波动冲击的网。
今年,我市在巩固天津、青岛两个出口口岸的基础上,逐步加扩大与霍尔果斯、巴克图、满洲里、黑河等多个口岸的合作,特别是代表出口美国,更是给运城苹果一个品机会。另外,我市还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建立直销窗口,在全市建立10个产地水果批发市场,给果农提供便利的交易场所,助推果品销售。全市已建成园区10个,省级15个,市级50个。
更重要的是,市果业中心已组织专人编制了果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规划的重点实施果品质量安全、产业提升、信息物流、品创建、职业果农培训五大工程,使运城果业发展由规模扩张转变为质量提升,由粗放经营转为集约经营,由单一市场转为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由传统营销方式转为现代品营销。
市场波动是科学规律,作为新型农民,就应该自觉适应甚至提前规避市场波动的风险。作为政府部门,也有引导农民积转型适应市场的责任。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是现代农业的要求,也是新型社会管理的要求。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84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