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当中时,八师一三四团十二连农工王银行却为新 一年的大丰收忙碌开了,温室育苗大棚里一片绿意盎然。
“今年我育了两个大棚的蔬菜苗,有黄瓜、西红柿、茄子、辣子苗等十多个品种50多万株,除去自己用的,其它的都已经预定出去了。”王银行一边忙着给刚出来的菜苗洒水,一边说道。
“那收入怎么样啊?”“菜苗2个月的成长期,一颗菜苗能卖到1块5毛多,按一半的成本算,你说能赚多少?”旁边正在干活的王银行妻子接过话茬说道。
“哪有那么多,不过比起原来种棉花,每亩的收入确实翻了好多倍!这得感谢团场的好政策啊!”王银行刚说完,在他家帮工的12名农工都赞同地鼓起掌来。
2012年前,王银行家的15亩地种的是棉花,由于地少,每年的收入连家里的生活开支都不够,还有靠吃低保来维持生活。2012年4月,王银行把15亩地改种成了蔬菜,并建起了温棚、冷棚,开始种植绿色蔬菜。刚开始,不懂技术、缺乏经验的他四处求教,还买了关于大棚蔬菜的书籍自学。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对于多种蔬菜生长需要的温度、湿度以及育苗、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了然于胸。掌握了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后,他又开始引种高产、防病虫害、市场效益好的新品种蔬菜。
王银行家现在有4个温棚和5个冷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辣子、茄子、芹菜、豆角等十多个品种的蔬菜,生产出的蔬菜销售到克拉玛依、石河子、奎屯等城市,一年下来纯收入在20多万元。
“这几年种大棚蔬菜也挣了些钱,今年开春俺筹划着再建一个钢架结构的标准化大棚,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王银行畅想起以后的发展,“到蔬菜成熟季节,让城里人到我的棚里来采摘,以后我家的日子就像红彤彤的西红柿,红红火火,越过越好喽!”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58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