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果园吃的是‘营养餐’、果园铺的是‘防护膜’、果树戴的是‘防病罩’、果实补的是‘营养钙’……正是这些先进实用的技术,才使我家的苹果成了外地客商的抢手货,科学务果让我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我家的一亩果园收入了2万元呢。日前,笔者在正宁县湫头镇张村采访时,果农王忠民自豪地说。
王忠民从事苹果栽植已有15年了,家里的8亩果园现已全部进入盛果期。以前从事苹果生产,他认为产量越多越好,舍不得剪枝、打杈、疏花,结果果树“子女众多”,肥料不足,光照不够,果品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导致苹果卖不出去。对此,王忠民通过对果贩和市场的实地调研,确定了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品”的目标,在自家果园全面推广疏花疏果、周年管理、果实套袋、透光等技术。尤其是近几年,在林果专家的指导下,王忠民在苹果幼园全面落实了规范放苗、定杆、头缠枝(或药物封口)、拓盘履膜等保墒保苗技术,在成园分别进行了示范推广黑地膜、反光膜、果园种草、生物防虫、杀虫和SOD苹果生产等7项技术,使果园常规管理技术应用率达98%以上。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地提高了王忠民的生产积性和苹果的商品效益。他告诉记者:“铺上反光膜,增地面反光,有利于钙的吸收,生长快,品质,可以使果实着色均匀,抗病疫力提高。经过补钙的苹果,好看、好吃、爽口,这样的无公害绿色苹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外,水果穿上“衣裳”后,有效避了虫害、农药侵蚀,提高了果品质量,果实商品率较套袋以前可以提高20%以上,亩均增收在1000元左右。由于严格落实科技措施,今年王忠民的果园与往年相比,节省农药、肥料等开支1480多元,苹果亩产量比去年增加了120多公斤,果实商品率比去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果实销售价格每公斤提高了1.8元。他高兴地逢人便讲,科学务果就是好,即节省了开支,又提高了产量,增进了品质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3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