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9岁,两年前从联想集团董事长一职卸任之后,更加专注于联想控股的事业,而农业是我们一直非常关心的一个域。今年5月,联想控股旗下专门从事现代农业的沃集团做的款水果产品蓝莓上市,很快被消费者抢购一空;11月,第二款水果产品猕猴桃也面世了,反响也很好。从做电脑到做农业,跨度大风险也大,我们正努力打造一个让老百姓放心的现代农业品。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农业?我觉得,我国不时发生食品和农产品质量问题,实际上反映出某些人的不负责任和社会的某些不正之风,可是光靠口头上的号召没有用,企业要认认真真做事,做出诚信经商的子,才有资格和权力去讲这件事。
小企业是做事,大企业要做人。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细胞,企业应该要给社会的良好风气贡献力量,我们要做的是,将高科技与农业结合起来,做出一个人人都充分信任的农业品。
从电子产品到农业,跨行业的高风险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既然要做,就得有股认真劲儿。这不,我们给这猕猴桃起名叫“柳桃”,把产品和我自己的名字连在一起,做得不好就要挨老百姓骂。这样一来,自己和团队的人都能感受到无形却持续不断的压力。
我们从头开始学,这里头门道可真不少。这两年,主要负责沃工作的陈绍鹏,从原来的西装革履,变成一天天地往田间地头跑,在泥地里打滚,每天不停地开会、下地,光是衣服就得换好几套。
在摸索中,我们也建立起一套全产业链、全程可追溯的机制,让蓝莓、猕猴桃这样的水果,即使大规模生产也能保证品质如一。栽培的时候研究水培配比、抹芽期有严格的标准,采摘时一个猕猴桃先要测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含量、甜酸比、色彩角,所有指标符合要求时才能采摘。
农业不高科技吗?其实没有哪个行业比它更需要高科技、更需要信息化来改造。
做蓝莓、做猕猴桃,除了我们自己不断进步,让越来越多消费者认识到“沃”这个品之外,让我们特别欣慰的一件事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能一块儿受益。
以前的土地政策,每个农民都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但相对分散,高科技的农业技术难以大规模推广。随着政府对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规模化、精细化种植成为了可能。比如,有一户农民,原先自己手上只有50亩地,可他周围的不少人去城里经商了,那他就可以把邻居家的土地租过来、流转过来,凑够一千亩,摇身一变成了小农场主。小农场主跟我们沃对接后,我们通过规模化、精细化的管理,能让他这些土地的盈利空间比原先高出好多。除了土地流转形成的租金收入外,农民还可以在沃的园子里面做一些工作,挣一份工资,成为产业农民,进一步创收。
希望我们的小果子能慢慢种出大名堂,既推动行业和企业进步,又能带动农民实现过上更富裕生活的梦。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6706人参与,点击查看>>